首页

艾丝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4 19:23:25 作者:“新时代运动员保障工作成果展”亮相体博会 助力体育人才就业 浏览量:30568

  央视网消息:在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锁边固沙任务进入最后的冲刺。“锁边”就是围绕沙漠筑起一道绿色屏障,阻挡风沙对绿洲的侵蚀。

  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圈是3046公里,在2023年底已经建成了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最后需要补齐的缺口仅剩285公里,预计将在年内合龙。今天,那里的工程进度还在更新,285公里已经完成了84.7%。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锁边”工程攻坚冲刺的同时,沙漠北缘的人们正持续探索如何“沙里掘金”。

  金风抚绿衣 戈壁变宝地

  这片挺拔的新疆杨组成的林海,矗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守卫着不远处的城市。这里是书写了荒漠变“绿洲”生态故事的阿克苏。

  沟壑纵横、沙丘涌动,是独特的沙漠之美,却也带来了生存之难。沙进人退,还是锁住“沙海”,一代又一代人用智慧和汗水给出答案。

  这是阿克苏河流域“绿洲”内部仅剩的一片荒漠区,锁住这里,是让阿克苏“绿洲”实现绿色合围的最后一环。

  梭梭和红柳是治沙的好搭档,稳定沙土,防止沙漠扩张。2023年春季栽种的梭梭和红柳给这片大地铺上了一条1.5万亩的金色“地毯”。2024年秋冬,这块“地毯”的面积将再次延展9000亩。

  “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植树老地方”,描绘的是在阿克苏种树的难。在阿瓦提县的艾西曼湖区域,阿克苏第5个百万亩造林工程仍在继续。

  如今,在这里种树多了一个特别的环节,为避免种下的小树苗被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咬伤,要给它们穿上防护服,小小改变却是治沙效果的有力证明。

  更让人欣喜的是,那些曾经用来改良盐碱地的废水、再生水,经过资源循环再利用形成了万亩水面湿地。成群的红嘴鸥、野鸭、白鹭翩翩起舞,绘就阿克苏的生态新画卷。

  如今,这片曾经的荒漠正回馈着人们的付出。冬小麦茁壮成长,红枣采收装备上新,雷涛和李绍东操作的气吸式采收机是15户果农合资购买,让这片枣林3天就能完成收获。2024年,阿克苏地区光林果一项就能带来192亿元产值。

  如同“雪海”的棉田,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的全自动棉花收割机,实现棉花的无死角采摘。自动打包成“卷”,近2吨重的棉花“金蛋”一个个堆放在田野里,与不远处的醒目红辣椒交相辉映,成为亮丽的丰收色彩。辣椒田里忙碌的麦麦提家两姐妹,每人每天在这里都能赚到300块钱。火红的辣椒产业带动的是她们和周边4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映红的是他们的幸福生活。

  时光不负,阿克苏迎来绿色涅槃。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绿意,都凝聚着人们的坚毅付出,也见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从一抹翠到连片绿 生态改善硕果累累

  铺展的是绿色,收获的是希望,现在沙海中逐步扩大的绿色焕发着勃勃生机。然而,地处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柯柯牙,在1986年之前,城区一度离沙漠最近之处只有6公里。“一碗米饭半碗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道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饱受的风沙之苦。

  敢同黄沙争高下、不向荒漠让半分。柯柯牙从种一棵树开始,不懈奋斗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征途上。如今,已经从一抹翠蔓延出阿克苏的连片绿。最新数据显示,阿克苏地区的5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完成治理527.76万亩,阿克苏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0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37.75%,湿地保护率达52.5%,绿洲内野生动物恢复到270多种,野生植物的种类也恢复到了520多种。

  如今,阿克苏地区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数百万亩特色林果中,有核桃、红枣、香梨等多个品种。其中,阿克苏苹果更是声名远播。

  荒漠变果园 “冰糖心”中的“甜蜜”收获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附近的这处果园,曾经是一片荒漠戈壁,经过当地几代人的努力建设,现在已经变成了万亩果园。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苹果,他们要赶在低温天气到来前抓紧采收完毕。

  糖分堆积成半透明状 “冰糖心”苹果甘甜可口

  阿克苏苹果除了色泽饱满、果体硕大之外,最具特点的地方是它有“冰糖心”。什么是“冰糖心”?切开刚刚摘下来的这个可以看到,果核周边的果肉堆积了许多糖分,呈现半透明状,并向果核四周扩散,形成独特的“冰糖心”。

  “冰糖心”是怎么形成的?首先,由于阿克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次,阿克苏的苹果采摘时间是从10月底开始,尤其是每年霜降节气过后才开始大面积采摘,采摘时间晚给苹果留出了更充足的生长时间,苹果里糖分聚集的时间也就更多,因此苹果会更加甘甜可口。

  果树上方布设防护网 防雹 防鸟保证苹果品质

  苹果长势好除了自然条件之外还离不开日常管护,通过航拍镜头可以看到,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方覆盖了一层防护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有可能发生的冰雹灾害对苹果产生影响。另外,这些防护网还能够起到防止飞鸟啄烂苹果的作用,确保苹果能够健康生长。

  冷库储存延长苹果保鲜时间 形成产业链条

  果农们会把采摘下来的苹果,集中放在地头进行打包装箱,等待采购商统一运走。为了增加苹果的保鲜度,延长苹果的销售期,采购商会把苹果储存在保鲜冷库里,将苹果保鲜期延续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此来实现错峰错季销售。

  目前,阿克苏地区已经形成苹果种植采摘、分级包装、冷藏保鲜、运输销售等产业链,推动林果产业不断升级。2024年,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产值预计超过40亿元。

  荒漠结硕果 “生态+经济”双效益突显

  据了解,通过实施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在阿克苏地区完成的120万亩人工造林中,超过六成是经济林,既能防沙治沙,又结出致富硕果。经过不断地改造,阿克苏防沙固土的林带中孕育出了苹果、红枣、核桃等特色林果。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智慧点亮全球治理的“拉美时刻”

2023年9月6日,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香港教育局、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全景式展现商文明

定西气候凉爽、雨热同季、土壤疏松透气、昼夜温差大,得益于这种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产马铃薯金黄鲜亮、瓷实饱满、口感醇香、耐运耐藏,干物质含量高,富含钾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从普通农家简单的煮、烧、炒、蒸,到高端餐厅精细化烹饪,均能制作出“舌尖上的美味”。

国际刑事法院要求对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发布逮捕令 中方回应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五只“家麻雀”大通湖现身 湖南省鸟类名录添新成员

中华经典中蕴含哪些人权思想?中西人权观念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中国人权事业发展道路有何独特性?中国对全球人权事业可以作出哪些贡献?瑞士前驻华外交官贺彼得(Peter Hediger)近日接受“东西问”专访,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海外网评:枪支暴力顽疾凸显美国治理失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指出典籍收藏和研究的重要性。让我们通过一张长图,回顾总书记关于中华典籍的重要论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